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直通厅局>>


侯贵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数据赋能河北高质量发展

2025-10-20 15:06:24   作者: 来源:河北党校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据工作,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任务,为我们做好数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将数据工作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寄予厚望、强力推动,明确了充分发挥我省绿电优势、算力优势、数据优势、场景优势,探索与北京创意、北京算法深度结合的有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赋能河北高质量发展。

夯实硬支撑,巩固发挥算力优势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省以建设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为引领,适度超前布局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并发挥一体化算力体系优势。一是夯实算力基础底座。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张家口、廊坊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面向大模型训练的E级智算集群;石家庄、保定、沧州、邢台、邯郸等地布局中小智算中心,全省综合算力指数连续2年稳居全国第一。二是率先构建省级一体化算力网平台体系。上线运行全国首个省级一体化算力网平台,由监测、调度、运营3大子平台构成,实现了全省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统一纳管和运营。三是建立“天使投算力”机制。依托一体化算力网平台,建立2450P“天使投算力”资源池,征集全省闲时算力和闲置算力,向北京26家初创企业定向供给510P低价算力,招引14家企业落地。四是推进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雄安集团数城科技公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申报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分别入围城市、行业、企业方向试点,筑牢数据发展安全屏障。

激活新动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我省建立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创新构建首席数据官等制度,加快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着力构建全国最开放数据要素市场。一是常态化推进数据归集。以共享、开放、授权运营等场景牵引,编制省市县三级数据目录,常态化归集公共数据达8700亿条,处于全国第一梯队。二是推动数据登记、共享和开放。制定《河北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上线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4237条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服务已完成登记,居全国第一。建立“全量编目先行、场景打造牵引、按需供给使用”的数据共享体系,公布4批次公共数据共享责任清单、5批次开放清单。三是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建立授权运营规范,上线授权运营和交易平台,率先在医疗、公积金、招投标等领域依场景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拉通数据交易全流程,已推动数据交易25笔、预计收益近2700万元。四是强化数据安全。编制“公共数据要素流通全生命周期动态安全防护体系一张图”,制定1项安全防控总则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开放、授权运营、销毁8项安全防控指引,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控机制。

打造强引擎,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强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领域高效、精准落地,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深耕垂直大模型。坚持以垂直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为主线,在钢铁、化工、港口、医疗、医药等26个领域研发垂直大模型292个,10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在钢铁、化工等领域应用成效显著。二是推进政务系统DeepSeek应用。在省政务云部署DeepSeek(70B)轻量级版本,先行在12345热线运转、招标投标围串标预警分析、行政审批智能问答等政务服务领域开展试点,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并示范带动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业务场景挖掘应用。三是推动向智能体应用演进。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实际,优先在钢铁等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好的领域研发行业智能体,提升人工智能自助感知、理解、决策、执行能力,今年以来新增研发智能体46个,建设智能体社区,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构建智能服务生态。四是探索推进共享智造。发挥智能体、数据作用,完善原料集采、质量检测、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加强成功范例推广应用,推动县域经济由低水平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提质增活力,做优做强数字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一是强化数字经济统筹。研究谋划“十五五”数字河北建设规划,制定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开展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建立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协作机制,全面把握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二是积极招引落地数字企业。中国信通院数据处理测评中心、科大讯飞省级总部等一批企业落地河北;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邢台上合国家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正式开园。三是集聚发展数据标注产业。依托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唐山、张家口、廊坊、雄安等地标注产业发展,引育42家数据标注龙头企业落户河北,初步构建涵盖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质检、应用的数据标注产业全链条生态,逐步形成环京津数据标注产业隆起带。目前,全省可提供数据标注的企业共计649家,从业人员近3.5万人,产业规模约20亿元,年标注能力约4PB。

优化软环境,构建高效政务生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坚持从“小切口”入手,推动政务服务全方位升级,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着力营造走在全国最前列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土壤。一是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实施流程再造,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国务院公布的前3批事项全部落地,办理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分别压减82%、63%、70%。二是打造公平竞争交易环境。实施“双盲”评审改革,推出专家“盲抽”、技术标“盲评”、全程网办、远程异地评标、隐藏专家信息等举措,强化招标代理机构、第三方交易系统等各方监管,有效遏制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促进了交易环境的公平公正,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拓展企业群众诉求渠道。持续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管理机制,推动智能化转型,实现智能填单、派单、回访等,工单转派效率提升25%。推行“热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基层治理模式,建立“热线+纪检监察+政法+督查”协同治理机制,助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推出“12345码上办”二维码服务,使得网络渠道诉求受理量大幅提升。四是构建遵约践诺信用环境。建成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31家银行、4家信用服务机构入驻省级平台,提供融资信用服务,助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季度对企业进行评价。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违约失信问题线索归集机制和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诚信履约,营造良好社会信用氛围。

(作者系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