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为党献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策研究要选好角度,增强政策建议的含金量,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往精里做,努力做到研究‘见底’、成果管用有效。”党校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要选准切口、突出重点、立足实际、深入研究,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做到真研究问题
“真研究”不仅要有真找问题的意识、认真研究的态度,还必须打牢“书底子”,有真学问、大学问,具备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要善于构建分析框架,注重建立学理支撑。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蕴含的道理、学理、规律学懂弄通,感受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阐释重大现实问题,善于用学术阐述党的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精耕细作、不断深化,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分析研判问题性质和根源,弄清问题间的联系,抓住问题本质和关键,从根子上精准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综合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研究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要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真研究问题,谋划解决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坚持问计于民,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发现深层次问题,真正弄清问题的症结和矛盾的焦点,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做到研究真问题
研究“真问题”就是从党和国家紧迫需要和战略需求出发,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中心工作,针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实践中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积极出主意、建诤言、献良策。要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从政治高度发现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以小见大、积微成著,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做到观大势、谋大局、议实题、见实效。在选题原则上,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又要突出当前热点、实践难点、领导关注的重点,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坚持科研协作,采取跨学科组团、跨地域联合、跨行业合作等方式,从筛选课题、申报立项和研究撰写等方面筛选论证,提升研究选题水平。在获取路径上,通过领导指定、部门推荐、专家评议、学员讨论等多种渠道,加强纵向融合、横向联合、资源整合,实现协调联动、优势互补。
做到真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要做好落实和转化的“后半篇文章”,把理论研究从“纸上”落到“地上”,让研究成果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走进火热的实践、生产生活一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深入人心的社会效益。要把研究成果、决策建议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规范、办事流程,可执行的施工方案、工作方法。要有明晰的责任分工,一环扣一环地推进,直至真正解决问题,取得实效。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党委政府,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交流,了解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职能部门真实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出题目、交任务,并提供必要支持帮助。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进一步改进科研咨询成果评价体系,坚持综合评价、全面考核,健全效益与任务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要畅通重大研究成果向党委政府报送的渠道,让研究课题负责人列席党委政府相关议题会议,确保研究成果高效服务党委政府决策。要健全领导批示成果跟踪转化制度,及时跟进对接,协助研究团队和成果运用部门进行成果转化,使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政策性文件、进工作实践。
(作者系省委党校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