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又是体现科技创新的主要担当,还是保障就业与民生幸福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近几年,在国际形势多变、中美经贸摩擦等影响下,民营经济既表现出极具发展活力、市场反应灵敏的一面,也暴露出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波动明显的一面,因此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精准施政,从多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激发其发展活力,从“稳”“实”“强”三个层面,依次推进。
“稳”字当头是基石
在多重因素复杂叠加后,市场主体会出现迷茫和避险心理,如果没有政策的强反馈,市场信心和市场预期会进一步走低。“稳”字当头的第一步,就是要稳住局面,止落后再图回升。这也与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相一致。“稳”字当头的主要任务,一是划定底线,坚守底线不能突破。二是释放利好,通过一系列让利市场的政策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府的决心,对未来市场走势有信心。三是言之有物,出台的各类政策确实与现实问题相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四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集中资源把民营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大事解决好,再规划中长期发展。先把能做好并很快呈现出效果的易事做好,使市场主体能较快感受到,产生心理认同,再去联合市场主体一起去解决难事。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给民营经济人士吃下“定心丸”;在2020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方向、明路径;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2023年7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同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202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一步步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底座,增强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
出“实”招才能真奏效
政策制定一定要精准对焦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越快越好地解决问题,市场才越会给予积极的反馈。怎样出招才算“实”,可以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一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调研去发现问题。真调研、多调研是发现各种问题的不二法宝,不管是潜伏中的风险还是表面下的真相,都会暴露在真正的调研中。通过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汇总,找到共性问题,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基础。二是精准地聚焦问题。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情况、需求、问题都不尽相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其发展。三是要积极面对反馈。政策出得有没有效果,市场会很快给出反馈,不管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都要积极面对,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政策。仔细进行修正与调整,下一次的政策会更精准、更务实。
2023年7月,在多次调研、座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优化涉企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支持绿色发展;2025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举措清单》,直指推动公平竞争、着力整治乱象、开展精准帮扶等三大方面;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自2018年全面实施以来,清单历经4次修订,从151项压缩到了106项,养老、医疗、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准入限制得到放宽,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发展与创新空间……一项项政策措施精准对焦,在各自领域内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实招,显实效。
“强”要强在力度和质量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施政上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力度上说,一是要突出重点,去平均化。关键性资源要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科创型企业倾斜,利用它们的发展去带动其所在圈层的新一轮发展。普惠性资源要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倾斜,这样才能稳住就业与民生,稳住根本。二是要增加分量,尽量高出市场预期。市场对符合预期的政策只会给出基本的反应,甚至更弱,要想获得更积极的预期,那相应的力度要加大,要能够超出预期。从质量上说,一是政策本身的高质量,针对性、务实性、可操作性、公正性等都需要考虑;二是执行的高质量,既要执行到位不打折扣又要执行及时不拖延。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引起广泛关注的就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发布。这就是典型的强预期,力度和质量皆强。既表明了党中央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该法的9章78条,从保障公平竞争、优化投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注重规范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加强权益保护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规范和依据。
无论是历史上最高级别领导人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还是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的出台,都彰显出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与关怀。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坚实、精准、高效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以精准施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下一步各地区充分贯彻党中央精神的根本遵循。
(作者系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