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红色文物保护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事以才立,业以才兴。如何书写红色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这篇文章,是目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积极引进管理型人才,为红色文物保护举旗定向。红色文物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它是固定的、有限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将这些重要的红色文物交与专业人才管理,才能更好地守护好其鲜明的政治价值及经济价值。目前,红色文物多在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展示,红色文物的日常维护及管理都是一项大的工程,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和执行能力。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红色文物研究方面的管理型人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策划管理水平为重点,招聘一批政治业务素质和红色文物保护专业文化素养高,又善经营管理的人才,推动场馆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要不定期聘请研究红色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或文保单位的专业人才、骨干力量实地考察,为红色文物的保护出谋划策,通过座谈会、调研等形式交流合作,有利于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更显著成效。
充分吸收研发型人才,为红色文物保护保驾护航。红色文物承载了光荣时代的奋斗岁月,沉淀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但红色文物仍有因时间久远而受到自然侵蚀、因人文活动造成损坏等情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红色文物进行维护和修复。红色文物的保护需要专业人才、科技投入,以保留红色文物最原生态的历史质感和文化韵味。我们要吸引在红色资源领域有研究的科技研发型人才,加入到红色文保工作当中。招揽研发型人才要坚持吸收人才和定向合作“两条腿走路”。一是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可建立红色文物保护人才“智库”,成立专业团队,可组织专门研究红色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成立红色文物保护协会,发挥各自作用。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并签订长期合作合约。如,充分发挥本地或国内各高校作用,教、学、研结合,增强对红色文物保护的研究和了解,定期定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