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促改革、图富强,翻天覆地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河北,从“马承包”马胜利、“张联合”张兴让,到“夏服务”夏继勋、“许引进”许期颐;从1983年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广,到1991年邯钢创立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从计划到市场,从短缺到丰富,改革开放让河北万马奔腾、活力迸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